骨盆底肌不是產後才需要!動作學習三階段告訴你:越早開始越穩定 ——以「學習打羽毛球」為例,談骨盆底肌該何時開始訓練
<骨盆底肌不是產後才需要!動作學習三階段告訴你:越早開始越穩定
——以「學習打羽毛球」為例,談骨盆底肌該何時開始訓練>
許多人以為骨盆底肌訓練只跟女性或產後有關,但其實無論男女,只要你想:
✅控制排尿排便、避免漏尿
✅改善性功能
✅強化核心穩定度
都需要訓練骨盆底肌!
而這種訓練,不是只靠意志力「出力就好」,而是一種動作學習歷程——就像學會一項運動,需要從「不會 → 熟練 → 自然反應」的過程。越早練,越容易學得快、用得上!
👉以下就用「學打羽毛球」做比喻,搭配動作學習三階段理論圖(見附圖),幫你看懂訓練的最佳時機點:
📌認知期 Cognitive Stage
【就像第一次學打羽毛球】
✅拍子怎麼拿都不確定
✅打不到球、姿勢卡卡
✅但每練一次就進步一次!
骨盆底肌訓練剛開始的你可能會:
✅不太確定肌肉在哪裡
✅用錯肌肉出力(例如用到臀部或大腿)
✅常常收得太緊、或根本放不開
這時期進步最快!
只要用對方法,通常1–3個月內就能明顯改善漏尿、便秘、性功能不穩等問題。
📌協調期 Associative Stage
【像開始會打球了,開始練穩定與技巧】
✅骨盆底肌這時候開始出現「肌肉記憶」:
✅身體記得該怎麼出力了
✅咳嗽、提重物、跳躍時能自動反應
✅性功能也變得更有控制感與穩定度
進步變慢,但動作越來越順,使用越來越自然。
📌自動化期 Autonomous Stage
【像羽球老手,看到球來就能自然打回去】
骨盆底肌到了這階段:
✅控制力變成一種自動反射
✅日常動作中「自然出力、自然放鬆」
✅有效支撐器官、提升生活品質與性功能
但注意!
👉如果從一開始就沒好好學,或年紀太大才開始練,舊有的錯誤習慣就很難改掉,效果也會打折扣。
從學習曲線看:越早開始,效果越好!
📌初期練習
學得快、改得快
最高
📌中期練習
技巧調整期
穩定成長
📌太晚開始
習慣已定型,難改
最低、最慢
👉總結:
骨盆底肌的訓練就像打羽毛球,
越早開始練,越能打得穩、打得久。
🤚我覺得備孕階段是最適當的時機,一方面還沒開始孕期的不適,個案對自己的健康也開始關注,願意投入時間及心力去練習。
附圖說明:
附圖使用丟飛盤、跳繩作為動作學習三階段的象徵,學習者從初學 → 練習 → 精熟的變化,套用在任何動作控制(包含骨盆底肌)皆適用。
Photo Credits: 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