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北一女校友會邀請講座分享
六月時,我很榮幸收到高中校友會的邀約,擔任「女力組」講座的講者。講題希望聚焦在「從困境中生出的力量、感恩,以及學習永不嫌晚」。當下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,因為我的出國進修歷程,正好是這些主題的最佳註腳。
四十九歲出國留學,從來不在我的人生規劃裡。那時正值疫情,生活幾乎停擺:孩子離巢、三級警戒下診所幾乎沒病人、更年期帶來的各種不適、家中長輩開始失能、另一半又忙到幾乎整天見不到人、所有的休閒社交皆因疫情取消。生命像被按下暫停鍵。
然而,禍福相依。就在這樣的時刻,美國大學難得全面開放線上授課。我開始修自己喜歡的課,即使必須凌晨爬起來上課,也覺得甘之如飴。更在課程中,看到自己從產後開始持續二十餘年的尿失禁,可能不靠手術獲得治癒的曙光。後來在授課老師的鼓勵與推薦下,我決定挑戰托福GRE,最後申請上匹茲堡大學DPT program ,展開了像做夢般的留學旅程。
在美國的日子,不只是學校課業。週末我報名參加各不同教育機構、自己有興趣的骨盆健康相關繼續教育課程(回國前竟累積超過 325 小時!),也到匹茲堡慈濟人文學校擔任志工。那裡的良善人群,也種下了我日後返台在台中慈濟服務的因緣。
除了治癒了自己的尿失禁,最最關鍵的是,在醫院實習時,我接觸到三十週的骨盆復健臨床工作,每天接觸許許多多有骨盆復健需求的病患,因為我的幫忙,人生重新有了希望,這也讓我決定要把推廣骨盆復健這條路,作為我「第二人生」的使命。
回頭看,這段奇幻的求學旅程,其實奠基於人生上半場的種種累積,感恩我自己的人生上半場的努力,還有遇到的諸多貴人──我能為自己準備每天的餐飲一週的便當,在課業與臨床的溫故知新也來自二十幾年臨床工作的累積,孩子們的獨立、家人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,在美期間好多老朋友新朋友對我的諸多幫忙照顧,還有「行有餘力,便要回饋社會」的心念。這些都成為我下半場再出發的底氣。想知道更多關於我這段「感恩之旅」的故事嗎?誠摯邀請您報名參加北一女校友會的講座,讓我跟您分享這段從困境中開出的生命風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