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該做的事情
2025-08-31
前幾個月門診來了一位肩頸痠痛的年輕人,聊到職業才知道他是影片編輯,常常需要長時間盯著螢幕。講完復健的注意事項後,我隨口提到自己也有在錄製影片,內容主要是骨盆復健相關的衛教。沒想到他很熱心地看了我的頻道,給我的建議是:影片太冗長,收視率不會高;而且應該把橫式改成直式短影音,才符合現在的流行趨勢。
聽到的當下其實有點難過,但也讓我重新思考錄製影片的初衷。對我而言,影片的目的不是追求流量,而是衛教。很多主題不可能在一分鐘之內講清楚,而直式影片也很難放進我精心設計的衛教圖片與圖表。因此,最後我還是選擇照自己的方式,持續錄製與分享。
不可否認,回到台灣後,影片產出的速度比在美國時慢了許多。從主題發想、拍攝、剪輯、美編到上架,全都是我一手完成。尤其剪輯最費工,因為涉及許多醫學專有名詞與字幕,幾乎找不到人能完全幫我代勞,眼睛的負擔實在不小。但即便如此,我的 YouTube 訂閱人數仍在穩定增加。更讓我感動的是,診間常有病人對我說:「林醫師,謝謝妳錄這些影片,讓我能在家反覆觀看,不然常常會忘記,真的很有幫助!」
每當我想偷懶、不錄的時候,就會剛好遇到有人表達對影片的感謝(這真的是莫非定律)。更別說還有偏鄉、外地,甚至海外的觀眾,無法到診間,也能透過影片獲得幫助,也有人跟我說,每一部我的影片他都看過。這些回饋讓我覺得,繼續堅持下去是值得的。所以我依然乖乖繳交影片剪輯軟體的訂閱費,只要有靈感、有時間,就會再推出新影片。
雖說不追求流量,但還是希望更多人能看見,最後也借這篇文章,再幫我的頻道推播一下: 歡迎大家按讚、訂閱、分享,讓更多人受惠於骨盆復健的知識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CCs_Rehabilitation_Worl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