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泳與骨盆健康:從專業到我的學習故事
暑假結束,游泳池裡的學生們都回到學校上課了,泳池頓時清靜許多,我也重新開始了晨泳的日子。每一次下水,總讓我覺得身心舒暢。其實,游泳不只是全身性的運動,對骨盆健康也有獨特的好處。
🏊♂️游泳對骨盆健康的好處游泳是一種充分結合呼吸、核心與四肢的全方位運動,對骨盆健康有不少幫助:
✅充份與呼吸結合的運動:游泳需要規律的呼吸控制,能帶動橫膈膜與骨盆底肌的協調。
✅ 骨盆活動充足:踢腿、轉體、伸展等動作,讓骨盆與脊柱保持靈活度。
✅ 腿部動作結合骨盆底肌收縮:夾腿、踢腿時若能有意識地收縮骨盆底肌,能在水中完成一場高效的骨盆底肌訓練。
✅ 核心驅動四肢:不論是哪種游泳姿勢,核心的啟動都是力量的來源,這樣的身體協調對骨盆底肌尤為重要。
✅ 水中浮力的幫助:除了浮力,水平姿勢也讓骨盆相關肌群的初學者更容易進入運動狀態。
換句話說,游泳不僅僅是全身性的有氧運動,也是對骨盆健康非常友善的一種復健運動。
👩我的學游泳心路歷程
如果要說我與游泳的故事,大概可以用「漫長又繞路」來形容。小學的暑假,上了好幾次的團體游泳課。大家都在學換氣,而我卻怎麼也抓不到訣竅。到了高中,體育課要考 25 公尺,我還是憋著一口氣,硬游到池邊,才勉強拿到及格。從那以後,游泳對我來說,就像一道跨不過的坎。
有趣的是,我的兩個孩子後來都加入了校泳隊。我常常在池邊陪著她們練習,看她們在水中靈活自如,心裡其實既驕傲,又羨慕且感嘆。隨著她們長大,甚至還反過來指導過我,過程中我覺得好像抓到訣竅了(真心感謝寶貝們),只是苦無時間好好練習。
身為復健科醫師,我常鼓勵病人「游泳是一項很適合長期復健的運動」,但當時的我,其實心裡總有點心虛——因為我自己並不會。轉捩點出現在空巢期。孩子們長大離家,我終於多了時間與空間,沒有壓力,單純就是想給自己一個機會。於是我開始了一對一的游泳課。奇妙的是,當我放下焦慮,學習反而變得順利。一步一步,我終於學會了在水中呼吸、放鬆、前進。當然,我的姿勢談不上標準,速度更是其慢無比,但游泳帶給我的快樂卻是無與倫比的。
48 歲那年,我參加台大校運會校友組仰式比賽,結果拿了金牌——因為那組只有我一個人報名。雖然有點搞笑,卻也成了我人生中獨特的紀念。50 歲時,我甚至在關門時間內順利地完成了匹茲堡大學舉辦的校內 sprint triathlon(半程三鐵)。能在母校的奧運標準池裡完賽,對我來說,就像是一場夢。
這一路走來,更深刻體會到: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並不是一句口號。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風景,學會游泳不只是突破了一個童年的遺憾,更像是給自己的一份禮物——證明無論幾歲,我們都能開啟新的旅程。而當游泳與骨盆復健運動結合時,不僅能強化核心、提升健康,也為推廣骨盆保健增添了更多可能。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體驗水中運動的自由與樂趣,讓身體與心靈都找到最舒暢的節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