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時收縮小腹、以求小腹平坦,是好的嗎?

2025-11-14

40 歲的 C 女士身材窈窕,注重儀態的她,習慣時時收緊腹部以維持小腹的平坦。

她因為頻尿與漏尿前來求助。內診時,我發現她不僅不清楚如何正確收縮骨盆底肌(凱格爾運動),長期「縮小腹」的習慣也讓她的腹內壓持續往骨盆底過度擠壓,反而更惡化了頻尿問題。

其實,許多看似「努力維持體態」或「練核心」的動作,只要使用方式不對,都可能讓腹內壓失衡,造成骨盆底更吃力。

什麼是深層核心?為什麼它會影響腹內壓?

決定腹內壓是否平衡的,不是肉眼可見的六塊肌(腹直肌),而是包覆腹腔骨盆腔的深層核心肌群。這些深層核心肌群分別是:

1. 橫膈膜:核心的屋頂。呼吸的節奏決定核心的節奏每一次吸吐氣都在調節腹內壓,是整套核心的節奏指揮。

2. 腹橫肌:核心的環狀包圍支撐,位於最深層的腹肌,像天然束腹帶的腰腹穩定器。

3. 骨盆底肌:核心的地板。負責支撐住膀胱、子宮、直腸,與排尿、排便、性功能與核心穩定密切相關。

4. 腰椎多裂肌:穩住脊椎的局部深層小肌肉群們,維持站立、走路與日常活動的穩定。

深層核心肌群彼此互相協調,維持腹內壓平衡:這四大肌群必須彼此協調工作,才能讓腹內壓保持和諧。一旦腹內壓長期失衡,就會造成:漏尿、頻尿骨盆痛、性交痛便秘或排便困難下背痛核心無力,運動表現受影響腹直肌分離疝氣惡化產後恢復緩慢……

像 C 女士長期刻意「縮小腹」,讓腹橫肌長期過度收縮、無法和其他核心肌群協調,骨盆底被迫長期承受壓力,就是腹內壓失衡的典型例子。

骨盆復健做什麼?不只是凱格爾運動骨盆復健並不是要你一味「用力收縮」,而是要重新練習深層核心的協調性:學會用對肌肉及呼吸,讓橫膈膜和骨盆底肌協調,讓腹內壓在日常動作中保持平衡。當深層核心正確運作後,症狀自然改善,身體重新找到力量與穩定。深層核心不是靠用蠻力重複收縮出來的,而是靠「一起協調」才能發揮效果。當腹內壓恢復平衡,骨盆功能正常、腰背穩定,排尿排便能力與生活品質都會大幅提升。